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題:張春賢的“十六分鐘”與“四年”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從座位走到門口,不到10米的距離,張春賢整整走了16分鐘。
  讓這位中共高官“步履維艱”原因似乎並不難猜測,從2010年主政新疆開始,每年3月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遇到全團開放日時,他都會遭遇媒體的“瘋狂”圍堵,只是6日這天,這段路看起來走得更為“漫長”。
  當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涌入了130多名中外記者,有關新疆在未來如何抑制和防範恐怖暴力事件的發生,已無法繞開媒體的視線。
  在這場大約兩個半小時的開放日活動上,有六位全國人大代表就政府工作報告發表意見和看法,留給媒體的時間不足30分鐘。
  與前幾位代表略顯“溫和”的發言相比,輪到張春賢發言時,幾十名攝影記者“高分貝”的相機馬達聲讓這場備受關註的“開放日”回到了本來面目。
  不過向張春賢提問的中國記者明顯“手下留情”,只問到“新疆在2014年的工作總體部署,以及有關政務微博及政務信息化公開”的問題。
  張春賢坦言,“發展作為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目的,對西部地區給予特殊重視和支持,堅決打擊恐怖活動,堅決維護社會穩定,這些都很符合新疆實際。”
  他同時回應稱,今年自治區配合3年20萬幹部下基層“訪民情、惠民生、聚民意”活動,專門開通了“最後一公里”的微信公眾平臺,及時為群眾發佈有關政策和惠民措施,目前已經有2萬多粉絲。“如果把幹部下鄉比喻為‘泥腿子’,那麼開通微博微信等政務信息化平臺,就像裝上了‘飛毛腿’,期待這兩種‘腿’能在一起擦出火花。”
  然而真正等會議結束的那一刻,張春賢步出會場時,也就出現上述那一幕,100多名記者向他圍過來,甚至有記者摔倒。
  “是不是對恐怖分子嚴打造成的恐怖事件上升?”一位境外記者提出。
  聽清問題的張春賢走向記者的話筒,回應道,“(暴恐)不是說哪個地方‘打得多’、‘打得少’,它是必然要產生的,試想一下,新疆如果沒有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沒有在黨中央領導下取得這麼大的成效,不打就不發生了?不嚴打就不發生?正是因為現在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才將暴恐限制在最低限度。”
  在張春賢看來,暴恐活動與國際“大氣候”與國內“小氣候”有關係。現在境內外“三股勢力”加速合流、借助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極力搞煽動破壞。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也為暴恐分子傳播暴恐思想和技術提供了便利。
  “現在新疆的暴恐,90%是‘翻牆’,根據網絡上一些視頻,不斷形成暴恐,但相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意識,不斷學習先進方法,是可以把它壓到最低限度的……”
  據張春賢透露,在“3.01”雲南暴力恐怖事件發生後,他自己心裡感到非常難受。“我曾一個人在房子里,靜靜考慮這件事,究竟為什麼這些人會喪盡天良?”
  這位曾被香港媒體稱之為內地“最開放官員”,說到此一度哽咽。
  時隔15個小時後,7日上午,張春賢再一次走進新疆廳,參加新疆自治區代表團全體會議。
  對於昨天中外媒體的“熱情”,張春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感謝大家關註新疆,支持新疆。”
  有外報曾這樣評論:其實從張春賢接到中央調令主政新疆那一刻起,他就要應對西部邊陲這一各種情況錯綜複雜的地區:一面要應付“三股勢力”的種種破壞,一面要處理好“7.5”事件遺留下的種種矛盾,以及就業、南疆發展等系列難題,即便個人能力再強,也將會遇到重重壓力。
  如今,四年過去,他從未向人們解釋過,在新疆工作到底有多難。
  或許,在外人的印象中,這位皮膚漸漸變得黝黑、說話聲帶著沙啞的中共高官,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寬厚的笑容。
  記者註意到,2009年發生的“7·5”事件是新疆各族民眾都不願意回憶的,那時,百姓與百姓之間、百姓與政府之間曾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張春賢指出,“如何才能讓冰冷的民心暖過來,改善政府形象,唯有大力發展民生。”
  有人曾統計過,在張春賢履新之後的一年,新疆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項惠民政策出台,全區各族民眾的錢袋子漸漸鼓起來。
四年間,他幾乎走遍了新疆每一個角落,所到之處,留給當地最大的變化就是“變化”,而他告訴當地官員,新疆的發展只有深化改革這“關鍵一招”。
  然而,伴隨著新疆這些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另一方面恐怖勢力、分裂組織卻不肯輕易罷休。
  “這確實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現在加一句,也不是哪個地區的問題。”張春賢說,“新疆現在是反恐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又是處於暴力恐怖活動活躍期、反分裂鬥爭激烈期、干預治療的‘陣痛期’。”
  張春賢說,面對“三期”疊加的形勢,要把著力點、著眼點放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上,作為第一位的任務。
  而在今年兩會期間,他曾告訴新疆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大家要理直氣壯向外界傳播新疆的正能量,要讓全國人民對我們有信心。”
  張春賢說,“有人問我,現在去新疆還安全嗎?我告訴他們,是安全的,放心去吧。歡迎大家去新疆旅游,還得加上‘熱烈’兩個字。”(完)
  (原標題:兩會特寫:張春賢的“十六分鐘”與“四年”)
 
(編輯:SN0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b90zbnz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