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山網訊(記者羅全報道)“大家靜一靜,活動馬上開始。”8月26日上午,石河子市文化交流中心座無虛席,人聲嘈雜。主持人幾番提醒,現場方逐漸安靜。
  當日,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支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廣播惠農之農產品目標價格試點改革解讀入基層》大型公益活動新疆首場解讀活動在這裡舉行,來自八師石河子總場的300 多名幹部職工,在這裡聆聽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及兵團發改委價格處相關專家對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的解讀,並提出自己的疑問。
  在場的大多數職工群眾對今年新疆棉花實行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早有耳聞,不過對具體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還不清楚。以目標價格取代臨時收儲,標志著在新疆實行了3 年的臨時收儲政策正式謝幕,也意味著棉花價格機制被打破,原有銷售渠道中斷。特別是在國內庫存壓力大,紡織行業不景氣,國際市場上低價棉花不斷擠壓國內棉花銷售市場的情況下,今年棉花銷售形勢變得陡然嚴峻起來。那麼,兵團該如何保障植棉職工的收益,如何找尋棉花銷售市場,如何突破棉產業發展的瓶頸
  變化
  “暗補”變“明補”,意在穩農,也讓職工群眾收益的不確定性增加
  為了活躍宣講氣氛,主辦方邀請了北京曲藝協會具有“曲藝之星”之稱的馬星野說了一段《棉花目標價格穩農心》的快板書。表演結束後,作為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簡單說了幾句,便要求與職工以問答形式互動交流。
  “雖然實行目標價格,但是國家給我們有補貼,我們的收入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會增加。”頓時有職工站起來響應,話剛說完,現場就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臺上的李國祥被這位職工的樂觀精神逗樂了,但他並沒有接著職工就收入是否會增加往下說。職工的樂觀和掌聲,恰好說明大家對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以及實行之後帶來的影響缺乏瞭解。
  6 月2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在保護種植戶利益前提下,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經國務院批准,4 月10 日,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農業部聯合向社會公佈了2014 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9800 元。這標志著國家對棉花的補貼將從“暗補”變為“明補”,讓市場在價格形成中充分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同時,盡可能使種植戶利益得到充分保護。
  在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實行之前,我國一直實行的是最低價格收購或臨時收儲政策,俗稱為“暗補”。2004 年、2006 年,我國分別對主產區稻穀、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制度;2007 年以來,先後對玉米、大豆、油菜籽、食糖等實行臨時收儲政策;2011 年,建立棉花臨時收儲制度。
  李國祥表示,國家實行最低價收購和臨時收儲的初衷,是在豐收時避免市場價格下跌過多、農民損失過大。但是,我國補給種糧(棉)戶的糧食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四補貼”已經從2004 年的145 億元追加到2013年的1700 億元。補貼資金滾雪球般不斷增多,無疑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在棉花等產品的托市收購價已經超過以按配額外稅率計算的棉花到岸稅後價格的情況下,維持或提高托市收購價,收儲企業和下游企業承受不了;下調或維持托市收購價,種植戶又有意見。以目標價格取代過去的臨時收儲、最低價格兜底勢在必行。
  從今年年初提出實行目標價格到9月1日正式在新疆開始採價,國家層面上的實施細則算是正式出台。根據國家規定,對自治區和兵團的補貼總額是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國家統計局調查的產量測算確定的,目標價格補貼發放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在9月1日至11月30日3個月採價期結束後,當市場平均價格低於目標價格,中央財政核定對兵團的補貼總額,將補貼額分兩次撥付到兵團。第二步,兵團收到中央撥付的補貼資金後,按照預定的補貼辦法,將中央撥付的資金向植棉師撥付,植棉師再撥付至團場及代管的兵直單位。種植者憑棉花加工企業出具的籽棉收購結算票據向棉花種植所在團場申請發放補貼,團場按照種植者實際交售的籽棉量進行補貼資金兌付。
  “無論是臨時收儲還是目標價格補貼試點,都是國家惠農政策,意在穩農。”李國祥表示。但是,目標價格補貼的只是差價,棉花的實際交易價格、銷售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由於市場具有不確定性,職工群眾收益的不穩定性也有所增加。
  李國祥進一步解釋說,實行目標價格補貼之後,棉花價格和葡萄、西瓜、紅棗等其它農產品一樣,價格和銷售均由市場調節,其價格再不會像過去那樣年年穩漲,收入的穩定性和可控性大大降低。“今後職工既要提高棉花產連又要提高質量。”李國祥說,面臨棉花市場的激烈競爭,質量成為重要考核標準。
  戰術
  提高棉花質連短期挖掘增效潛力,遠期重塑兵團棉花品牌
  產量、質量對職工群眾來說,意味著年底的收益,對棉花加工企業、流通企業來說,意味著效益,對產業發展的決策者來說,產量和質遼能決定整個棉花產業的未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實行,棉花質量成為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力的關鍵。
  眼下部分種植早熟品種棉花的師、團場已經開始採摘,大面積採收也即將到來。或許正是因為擔心實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之後存在棉花賣難的問題,促成了兵團提高棉花質量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座談會上,植棉團場、加工企業、流通企業都將提質當成緩解銷售壓力的一件“法寶”,並試圖以提質來應對政策改變帶來的挑戰,促進棉花產業健康發展。
  專家分析稱,近年,兵團儘管通過推廣機採棉,降低了棉花成本,提高了植棉效益,但新疆運距長,農資物化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內通過大幅度降低成本增強棉花市場競爭力的想法不太現實,特別是面臨突然而至的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近年只有在提高棉花質量方面挖潛力。座談會上,兵團供銷社主任張林澤更是直言:“只要質量好,不擔心賣不掉,關鍵是質連抓品質是今年賣棉花的重點任務。”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兵團棉花曾經一度享譽四方,是市場上最為暢銷的產品,但如今還需要為質量如此大費周章,的確令人費解。位於石河子市的新疆唐成棉業有限公司將2012 年使用的美國棉、澳大利亞棉、兵團機採棉以及手採棉質量進行比較,無論是機採棉還是手採棉,其纖維長度、棉結以及短絨率、異性纖維都明顯較進口棉差,這也意味著,如果不提升棉花質連兵團的棉花在市場上將不再具有競爭優勢。
  針對兵團棉花質量問題,兵團農業局局長孔軍表示,近年兵團大力推廣機採棉,降低了棉花成本,提高了植棉效益,但也因機採模式和加工系統未完全成熟,以及連續3 年臨時收儲,各植棉師低產田和次宜棉田沒有退出棉花種植,打亂了兵團的棉花優勢區域佈局,棉花質量有所下降。
  紡織企業負責人強烈建議,兵團須進一步提高植棉技術,進一步縮小棉花成熟期差異,避免大跨度混級現象;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加大棉花種植、收穫、加工全過程管理力度,杜絕異物混入,提高棉花質連打造兵團棉花品牌。
  孔軍表示,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的實行,對兵團棉產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儘管短期可能會導致賣棉難,但是兵團也會根據自治區、兵團大力發展紡織業的機會,重新規劃和佈局。兵團將總結經驗和教訓,以抓好棉花質量為宗旨,建立實施棉花生產全程可控的管理制度,從栽培、機採以及殘膜污染治理和清理加工等方面著手,再創輝煌。
  戰略
  產業結構調整,培養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紡織產業發展
  過去3年,兵團植棉師團、職工、加工流通企業都沉浸在國家惠農政策的“狂歡”中,缺乏對臨時收儲政策中“臨時”的冷靜思考,導致國家政策一轉,就立刻陷入被動的尷尬境地。
  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取代臨時收儲政策,錶面看來,棉花出售環節只是國家收儲和市場兜售之間的區別,卻對棉產業影響深遠。國家收儲是行政手段,是惠農政策,市場買賣則是商品經濟行為,講究供求關係。市場的不確定性及其開源性和以質論價的特征,對產品本身質量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而在收儲時期受制於原料的紡織行業,再次成為推動、拉動棉花產業發展的關鍵。
  當然,兵團似乎從來都不缺乏解決農產品市場銷售危機的經驗,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帶來的產業難題再次讓人深思。黨的十八大以後,國內經濟轉型發展以及改革步伐加快,今後依行政手段直接影響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在這種背景下,兵團到底如何才能讓農業健康、持續發展
  李國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適當地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品種結構。他同時也強調,產業結構調整不是隨著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而簡單地增加或者減少種植面積,而是綜合當地土地、氣候資源稟賦以及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合理佈局,適時調整,避免盲目追高或者錯誤判斷市場形勢而導致產品價格“過山車”,讓職工群眾利益受損。
  李國祥還表示:“職工群眾不僅要把棉花種好,還要關註市場,要成為新型的產業工人。”李國祥的這個建議,就是兵團黨委書記、政委車俊在兵團黨委六屆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上強調的“積極探索兵團社會化大農業經營體制的實現形式,大力培育職工組織和集團化經營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的提法具體化。在未來,職工群眾絕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師、團場的種植計劃,要釋放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積极參与到種植計劃的制定實施過程中,既要當好種植能手,也要關註市場,懂得經營。
  對於兵團來說,一個更具根本性的解決方案便是加快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步伐。因為有龐大的種植面積,兵團棉紡業有相當不錯的基礎。“十一五”期間,兵團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頒佈實施《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機遇,積極承接東部紡織產業轉移,兵團紡織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紡織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兵團發改委副巡視員伍新南告訴記者,對口援疆啟動之後,東部產業向自治區、兵團轉移中很大一部分是紡織業,這些企業來自治區和兵團,無非是看中優質原料的優勢。但是,3年的收儲以及國內國外棉花市場價格倒掛,紡織企業的日子大都不好過,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的實行,讓棉花價格回歸市場,對自治區和兵團棉紡企業來說,不可謂不是雪中送炭。
  儘管因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可能會導致今年棉花賣難,但新疆已經啟動了大力發展紡織業的戰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台以及新疆“三城七園一中心”產業定位,為新疆紡織業勾畫了全新藍圖。這些決策,都為自治區、兵團棉產業“破繭成蝶”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目前,兵團雖還沒有出台相關發展紡織工業的規劃,但是從黨政領導與紡織行業主管部門以及企業領導密切的會面來看,相信相關政策不久後將會出台,加上提升棉花質量這一認識在植棉墾區、加工流通企業等各方得到統一,並受到棉紡企業的歡迎——不難想像,經歷短暫的風雨之後,兵團棉產業必將會迎來新的跨越。  (原標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政策解讀 兵團棉產業“破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b90zbnz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